起重机高度限制器(又称起升高度限位器)是**起重机安全运行的关键装置,能防止吊钩、吊具或重物追赶极限高度导致钢丝绳过卷、拉断或设备损坏。安装时需严格遵循安全规范,确保其灵敏、可靠,具体注意事项如下:
一、安装前的准备
选型适配
确认限制器的型号、规格与起重机的起升机构(如卷扬机、小车)匹配,包括额定起重量、起升速度、钢丝绳倍率等参数,避免因负载不匹配导致误动作或失效。
检查限制器的防护等级(如 IP54、IP65)是否适应工作环境(如露天、粉尘、潮湿、腐蚀性场所),必要时选择防爆型(用于易燃易爆环境)。
了解设备结构
熟悉起重机起升机构的传动方式(如齿轮传动、链条传动)、卷筒或滑轮的位置,确定限制器的安装点位(通常靠近卷筒轴、电机轴或导向滑轮)。
明确 “上限” 和 “下限” 的安全距离:吊钩上升到较高位置时,与起重臂下弦或机架的距离需≥500mm;下降到较低位置时,卷筒上剩余钢丝绳不得少于 3 圈(防止钢丝绳脱落)。
二、安装位置与固定要求
位置选择
需安装在能直接反映吊钩升降行程的部件上(如卷筒轴、滑轮轴或起升电机的输出轴),避免因中间传动环节的间隙导致检测延迟。
远离振动源、高温区(如制动器)和油污飞溅处,防止限制器因振动松脱、高温老化或油污覆盖影响灵敏度。
确保安装后便于观察、调试和维护,预留足够操作空间(如接线、调整旋钮的位置)。
牢固固定
用螺栓将限制器底座固定在机体的刚性结构上(如机架、卷筒支座),避免固定在弹性部件(如薄钢板)上,防止振动导致松动。
固定螺栓需加防松垫圈(如弹簧垫圈、止动垫片),并按规定扭矩拧紧,防止长期运行中因振动脱落。
若限制器通过联轴器与传动轴连接,需保证两轴同心度(偏差≤0.1mm),避免运转时产生额外应力损坏限制器。

三、电气接线规范
线路连接
严格按照起重机电气原理图和限制器说明书接线,区分电源端(如 AC380V、DC24V)、控制端(接接触器线圈)和信号端(接指示灯或报警器),避免接错导致短路或设备损坏。
控制线路需与主电路(如起升电机电源线)分开敷设,减少电磁干扰;导线应穿管保护(如金属波纹管),避免被锐边磨损或被重物挤压。
接线端子需压接牢固,裸露导线需用绝缘胶带包裹,潮湿环境中需额外涂抹防水胶,防止漏电或接触不良。
安全联锁
确保限制器的 “上限” 信号能直接切断起升机构的上升回路(如断开起升接触器线圈电源),同时保留下降功能(允许吊钩下降脱离极限位置)。
若配备多级限位(如预警限位和紧急限位),需保证两级限位的动作顺序正确(预警先于紧急制动),且互不干扰。
四、调试与校准
行程校准
手动或点动操作起升机构,使吊钩缓慢上升至安全上限位置,此时调整限制器的触发点(如旋转凸轮、调节感应距离),确保限制器准确动作(切断上升电源)。
同样校准下限位置:吊钩下降至较低时(卷筒剩余钢丝绳≥3 圈),触发下限限制,切断下降电源(避免钢丝绳过放)。
反复测试 3-5 次,确认限制器在同一位置稳定动作,误差不得**过 ±50mm。
功能验证
测试限制器动作后的联锁效果:触发上限后,起升机构 “上升” 按钮应失效,“下降” 按钮正常;触发下限后,“下降” 按钮失效,“上升” 正常。
检查报警功能(如配备蜂鸣器、警示灯):限位动作时,报警装置应同步启动,提醒操作人员。

五、环境与防护
防护措施
露天安装的限制器需加装防雨罩,防止雨水渗入内部导致短路;粉尘环境中需定期清理外壳缝隙,避免粉尘堆积影响机械部件(如凸轮、触点)。
腐蚀性环境(如海边、化工车间)中,选择不锈钢材质的限制器,或对非不锈钢部件涂覆防腐涂层。
避免干扰
限制器的感应部件(如接近开关、光电传感器)需远离强磁场(如电磁铁、大型电机),防止磁场干扰导致误触发。
机械型限制器(如重锤式、凸轮式)需确保传动部件(如拉杆、齿轮)无卡滞,定期涂抹润滑脂(如钙基脂),避免因锈蚀或杂物卡涩失效。
六、标识与记录
安装完成后,在限制器附近张贴 “高度限制器” 标识,注明动作高度范围和禁止擅自调整的警示语。
记录安装调试数据(如触发高度、接线方式),纳入设备档案,便于后续维护和年检追溯。
总结
起重机高度限制器的安装核心是 “精准、牢固、可靠”,需结合设备结构、环境条件和安全规范,确保其能在关键时刻有效切断危险动作,避免过卷事故。安装后必须经过多次试运行验证,严禁在未校准或功能失效的情况下投入使用。
http://17386hubeihankaizhi.b2b168.com